香港仁济医院
医院名称:香港仁济医院对外简称:香港仁济医院等级:三级甲等医院类型:公立综合性医院医院位置:香港新界荃湾仁济街7-11号 香港仁济医院介绍 香港仁济医院(Y
医院名称:香港仁济医院
对外简称:香港仁济医院
等级:三级甲等
医院类型:公立综合性医院
医院位置:香港新界荃湾仁济街7-11号
香港仁济医院(YanChaiHospital)是香港的慈善机构,开设仁济医院和学校,提供医疗、教育、社会等服务机构。 香港仁济医院是一家提供急性、康复、康复和康复服务的全科医院,位于香港新界泉湾仁济街7-11号。1973年由仁济董事会成立,1991年正式成为医院管理局管辖的公立医院。是九龙西医院网络成员之一,住院床位约800张,主要为葵青区和泉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紧急、持续护理、日间护理和社区医疗服务。
1959年,泉湾商会主席叶德凡与周卓明、周坤成、徐天、邱子田何传耀等地区绅士商人联系,开始筹备区域医院建设。“仁者存心,保健第一”的第一个字是新医院的名字。1962年初,权湾商会成立了“仁济医院”筹备委员会。同年8月25日,发起人叶德凡不幸去世。权湾商会选择邱德根担任商会主席,并继续领导仁济医院的筹备工作。准备工作得到了权湾乡事委员会的协助。1967年,仁济医院董事局正式运作,邱德根担任主席,正式向政府申请仁济医院的建设。
香港政府计划使用7.15亿港元重建仁济医院,仁济医院董事会承诺分担9000万元重建费用,最快于2011年7月开工,估计项目需要4年半左右,重建仁济医院除一般基层健康服务外,还将设立专业服务中心,有“一站式”社区健康中心。
C、D、E、F座总建筑面积约22210平方米,使用多年后变得残旧过时。重建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。第一阶段的筹备工作包括现场勘察、建筑测量、大纲草图设计、详细设计、招标文件准备和第二阶段主要工程评审咨询服务;第二阶段主要工程分为两个阶段。第一阶段包括拆除C座和D座,建设新建筑,设置社区卫生中心和附属设施,第二阶段包括拆除E座和F座。现有门诊及相关附属设施迁入新建社区卫生中心后,设置景区和停车设施。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2007年5月11日通过了第一阶段重建项目的拨款建议,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2010-2011年施政报告中公布了重建仁济医院4栋建筑的计划,以加强服务。